后处理

后处理是 3D 打印工作流程中的重要步骤,可确保打印零件达到所需的最终质量和功能。 具体的后处理步骤可能会根据所使用的 3D 打印技术、打印部件的材料和所需的表面处理而有所不同。

1、支撑去除

对于许多 3D 打印技术,特别是熔融沉积成型 (FDM) 和立体光刻 (SLA) 打印来说,支撑去除是至关重要的后处理步骤。 支撑是添加到打印件中的结构,用于在打印过程中为悬垂特征提供稳定性。

2、嵌入螺母或攻牙

将螺母或攻丝螺纹插入 3D 打印零件对于以下方面非常重要:

  • 使用螺钉或螺栓建立牢固连接
  • 方便组装和拆卸
  • 打造无可见螺钉的无缝设计
  • 提供特定螺钉尺寸的定制
  • 节省空间并减轻重量设计。

3、打磨抛光

磨通常用于平滑粗糙表面并去除瑕疵。

打磨后,可以使用抛光化合物或工艺使表面达到更高的光泽度。 这对于树脂印刷品来说尤其常见。

  • 未抛光表面

    未抛光的型号表面会有层纹或划痕。

  • 抛光表面

    表面光滑无层纹或划痕

4,上色过UV

为了美观或功能性,许多 3D 打印零件都经过喷漆或涂层。 这可以包括喷漆、喷枪或应用专门的涂层来提供保护或特定性能

5、组装

3D打印拼接通常是指组合或连接多个3D打印零件或组件以创建更大或更复杂物体的过程。 当预期打印的尺寸超过 3D 打印机的构建体积时,或者当以单独的部件打印设计以进行组装更有效时,通常会使用此技术。

6、水转印

  • 水转印,也称为水印或水浸,是一种后处理技术,用于将复杂和定制的设计、图案或图像应用到 3D 打印物体的表面。
  • 水转印通常用于汽车、消费电子产品.、体育用品等各行业装饰及定制产品。 在3D打印中,它可以应用于多种物体,包括手机壳、汽车零部件、家居装饰等。

7、丝印

  • 丝网印刷,也称为移印或移印,是一种后处理技术,用于将设计、徽标或标记应用到 3D 打印物体的表面。
  • 丝网印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消费品、汽车、电子、促销产品等。 在3D打印中,它可以应用于定制产品、工业零件、促销品和消费电子产品等。

8、镭雕

  • 3D打印零件激光雕刻,也称为激光雕刻或激光蚀刻,是一种用于在3D打印物体表面标记、雕刻或雕刻设计、图案或信息的后处理技术。
  • 3D打印零件上的激光雕刻是用于在物体表面进行标记、标签、个性化或添加美观设计。它提供了一种精确且永久的定制 3D 打印物品的方法。
  • 激光雕刻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电子、珠宝、奖牌、标牌和促销品。 在3D打印中,它可以应用于个性化消费品、工业零件、奖品和装饰品。

9,镀铬

3D打印零件电镀,也称为电镀,是一种后处理技术,用于在3D打印物体的表面上涂上一层薄薄的金属。 该过程涉及应用电流将金属离子沉积到打印部件的表面上,从而形成电镀或涂层表面。
电镀有多种用途,包括增强外观、提供更好的耐腐蚀性、提高导电性或实现 3D 打印物体的特定表面光洁度。

应用:
电镀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珠宝和消费品等行业。 在 3D 打印中,它可应用于需要金属表面处理、改善导电性或增强耐用性的零件。
电镀 3D 打印零件可以创建具有金属外观、增强功能和改进属性的物体,使其适合各种应用和行业。

10,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在金属(通常是铝)表面形成保护性氧化层。
阳极氧化有多种用途,包括增强金属的耐腐蚀性、提高其耐用性以及提供有吸引力的表面光洁度。
通过阳极氧化形成的氧化层还可以作为染色或密封等其他工艺的基础。